5T查

一、查询介绍

限高查询工具,可通过输入企业名称(查企业)或姓名+身份证号(查个人),直连权威数据源,核实目标主体是否被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人员(俗称“限高”)。

被列为限高人员的主体,通常因进入执行程序且拒不履行义务,被法院限制进行高消费及非生活、非经营必需的消费行为,例如:购买飞机票、乘坐动车高等级席别、星级酒店消费、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。

二、查询结果

可查询到:实体名称、身份证号、案号、法院名称、立案日期、企业信息等结果。

三、查询步骤

1.选择主体类型:企业/个人;

2.输入企业名称或姓名+身份证号;

3.点击“立即查询”;

4.系统直连权威数据源,查询目标主体的限高信息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1.企业需输入完整规范名称;个人必须输入姓名+身份证号。

2.被限制高消费通常是在被执行案件未履行完毕后作出的限制措施,不等同于失信被执行人,风险程度应结合其他司法信息综合判断。

3.结果仅作风险识别参考,不构成法律意见;涉及个人信息的查询须确保合法授权与正当目的。

五、查询场景

1. 个人风险核验:在涉及借贷、合伙、担保、婚姻登记、租房等场景,可先核查对方是否为限高人员,防止对方因被限制高消费影响履约能力。

2. 房东租客信用审核:房东在签约租赁合同前,通过限高查询核验租客信用状况,避免租客因被限高影响后续付款能力或履约稳定性。

3. 金融授信与贷前审批:银行、小贷、担保等金融机构可在放贷、授信、开户前核查客户是否为限高人员,防范潜在履约能力不足的主体获得贷款。

4. 投前尽职调查:在投资、并购、股权收购等尽调中,对目标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、高管进行限高核查,防止潜在风险主体进入决策链。

5. 供应商/合作方准入审查:企业在采购、合作、供应链管理中,可核查合作方及关键负责人是否为限高人员,降低履约风险与合同违约概率。

6. 企业高管/员工背景调查:企业在招聘高管或关键岗位人员时,通过限高查询核验其信用状况,降低用工合规风险与企业声誉风险。

六、常见问题

1.限高人员与失信被执行人有什么区别?

限高是限制消费措施;失信被执行人是因拒不履行义务等法定情形被纳入失信名单(措施更严)。两者有交叉但不等同。

2.查询结果能作为法律依据吗?

不能。查询结果来自公开司法数据,仅供风险识别;法律效力以法院正式文书与公告为准。

3. 查不到结果是否代表一定没有限高记录?

不一定。可能是输入信息有误或不完整,或该主体限高记录尚未公开/同步,建议核对信息后重试或结合其他司法信息交叉验证。

4. 限高在线查询的更新周期是多久?

通常为2个工作日更新一次。

查询样本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