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查询介绍
失信被执行人查询工具,可通过输入企业名称(查企业)或姓名+身份证号(查个人),直连权威司法数据源,快速核验目标是否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(俗称“老赖”)。
二、查询结果
可查询到:主体名称、主体代码、案号、年龄、性别、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、法院、省份、类型、立案时间、做出执行依据单位、做出执行依据单位、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、被执行人的履行情况、已履行、未履行、失信类型、发布日期、命中类型、下架状态等信息。
三、查询步骤
1. 在输入框中选择查询类型:企业查询或个人查询。
2. 输入企业名称,或姓名+身份证号。
3. 点击“立即查询”,系统会自动对接权威数据库。
4. 数秒内即可查询结果,用户可在线查看或保存报告。
四、注意事项
1. 请确保输入的姓名、身份证号或企业名称完整、无误,以避免结果偏差。
2. 失信记录随法院裁定及执行情况动态更新,查询结果仅代表当前时间节点。
3. 查询结果仅限合法合规用途,不得用于侵犯隐私、恶意传播或歧视性行为。
4. 结果仅作风险识别和业务参考,正式法律效力以法院文书和公告为准。
五、查询场景
1. 个人合作/交往前风险核验:个人在涉及借贷、合伙、担保、婚姻登记、租赁等重大合作或长期关系前,可先核查对方是否为失信被执行人,防止遭遇高风险人群。
2. 金融授信与贷前审批:银行、小贷、担保、支付等金融机构在授信、开户、放贷前核查客户是否为失信被执行人,防范高风险主体欺诈借贷。
3. 投前尽职调查:在股权投资、并购重组前,对目标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、高管进行失信核查,避免投资后暴露重大债务风险。
4. 供应商/合作方准入审核:企业在采购招标、供应链合作中,可核验合作方及其负责人是否为失信被执行人,降低履约风险与供应链连带风险。
5. 企业员工/高管背景调查:企业在招聘高管、财务、风控等关键岗位时,可通过本工具核查候选人是否为失信被执行人,降低用工合规风险。
六、常见问题
1. 失信被执行人与被执行人有什么区别?
被执行人是未履行生效判决义务的当事人;失信被执行人是其中因拒不履行义务、存在规避或恶意行为,被法院纳入“失信名单”的主体,影响更为严重。
2. 能否查询到失信的具体原因?
可以,查询结果会展示失信详情,如“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”。
3. 查不到结果是否说明一定没有失信记录?
不一定。可能是输入信息有误或不完整,或者该主体失信记录尚未公开、尚未同步,建议核对信息后重试或结合其他渠道交叉验证。